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 > 详情
青岛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树立内涵式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2010-09-05 16:00:00点击率:251
 

转方式、调结构,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根据省局要求,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现汇报如下。

  一、准确把握我市畜牧业发展形势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畜牧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动物疫病防控网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我市畜牧业已完全具备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加速转变的关键阶段,我市畜牧业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和压力。主要表现:一是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奶牛、肉牛等家畜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全市有30%多的养殖户没有纳入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中,养殖户效益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二是畜牧业发展始终面临动物疫病和质量安全两大风险。三是进一步发展面临土地、资金、环保三个主要制约因素。用地难、贷款难、治污难,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瓶颈。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努力转方式、调结构,寻求新的突破点。

  二、确立符合青岛实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我市畜牧业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内涵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路子,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在产业和区域布局上突出重点、有进有退,着力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我市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根据上述发展思路,确定“十二五”时期,我市畜牧业发展总的目标任务是:“稳产量、调结构、保安全、强基础”。稳产量,就是要确保主要畜产品产量的基本稳定。全市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左右,其中肉蛋奶分别达到60万吨、20万吨和40万吨。把增长的重点转移到提升产业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来,争取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比2009年提高5个百分点。调结构,就是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调整养殖结构和产业布局,推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特别是要把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养殖户“退户进区”作为关键措施,加快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利用型转变。生猪、禽类、奶牛、肉牛、肉兔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5%、95%、80%、70%和95%以上。保安全,就是要着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生产源头治理和质量控制,努力提高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主要养殖和初加工畜产品全部通过无公害以上产品质量认证。确保不发生重大区域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强基础,就是要建好三大体系,进一步夯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一是建立和完善生猪、肉鸡、奶牛、蛋鸡、肉牛、肉鸭、肉兔等七大产业化经营体系,将全市85%的养殖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二是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体系,着力在规范化建设上狠下功夫。三是建立健全覆盖饲料、兽药、养殖、生鲜乳收购运输、屠宰检疫等所有环节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网络体系,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

  发展现代畜牧业,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头绪也很多,必须抓住关键,创新突破。

  (一)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无论是良种引繁育推,还是品牌培育、市场开发,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要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双十”工程,抓“十强”骨干企业、育“十新”成长企业,着力发挥六和集团、九联集团等10大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宏盛琴豪、绿丰牧业等10个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强做大。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正大集团5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万福集团12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六和集团5000万只肉鸭产业链项目、九联集团9000万只无公害肉鸡产业链项目、康大集团1000万只肉兔产业链项目和平度琴豪、莱西绿丰等新兴企业的10万头高档肉牛、胶州7万头里岔黑猪产业化开发项目,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带动农民发展养殖、促进增收中的作用。

  (二)优化产业和区域布局。制定《青岛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合理划分适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使畜牧业生产在主动适应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在产业布局上,稳定生猪、奶牛、肉鸡生产,加快发展高档肉牛、肉兔等食草动物。在区域布局调整上,要拉长优势,突出特色,有进有退,推动规模化养殖向适养区转移。要促进种植业“三元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青贮饲料。

  (三)着力突破标准化规模养殖。这是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和改造,每年新建20处、改造80处标准养殖场(区)。要突出抓好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活动,实行“三级联创”,完成40处以上国家、省和市级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任务,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推动家庭养殖户“退户进区”,将全市90%的散养奶牛、80%的散养生猪迁入集中养殖小区。

  (四)加大粪污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广健康、生态养殖,创出几个适应我市实际的养殖模式,总结一批先进典型,示范引路。大力推广“干湿分离、多次过滤、三沼并举、循环利用”的模式,解决大中型养殖场粪污处理难题。

  (五)切实加强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完善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争取早日建成病源学快速检测实验室。加快疫病可追溯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强化疫病技防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指导110处生鲜乳收购站进行标准化改造。加强兽药生产经营企业GMP、GSP认证和对饲料生产企业的安全监管。逐步建立五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

  (六)抓好良种开发和品牌培育。加强家畜改良站(点)规范化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外引内联步伐,推动里岔黑猪、琅琊鸡、崂山奶山羊等地方良种产业化开发。里岔黑猪核心群基础母猪存栏2000头以上,选育出里岔黑猪新品系,年出栏商品猪5万头以上;崂山奶山羊核心群基础母羊存栏1000只以上,社会存栏4万只以上,羊乳产品初步实现产业化开发;琅琊鸡核心群存栏1万套以上,年供种鸡100万羽。

  (七)推进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合作社+养殖小区”经营管理模式,凡是“退户进区”的必须建立合作社。推广六和、正大担保模式,建立以畜禽活物为抵押物的担保公司,解决养殖户贷款难问题。

  (八)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金融等部门,增加对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对畜牧业的财税扶持,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2011年,争取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列入投资计划,并在市区配备移动式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一套用于7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九)抓好人才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度重视畜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育科研创新团队,鼓励高新技术人才带项目搞开发;加强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科技人员关心、支持和帮助,使之更好地为畜牧业发展施展才华。制定实施畜牧从业和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家畜配种员和畜牧合作组织人员的培训。研究制定促进人才引进培养的具体措施,召开一次全市畜牧科技人才工作会议,总结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分享按钮
友情
链接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食品报网 |食安山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