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好事成双、中秋美食汇-Smithfield纯正美国味品鉴会”在京举办。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表示,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肉类消费大国,是全球化肉类生产、加工和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面对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出现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消费结构升级等情况,产品升级、科技创新正成为当下肉类企业转型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据陈伟介绍,目前我国肉类行业的显著特点就是产量大、市场大。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全国肉类年产量已经超过了8700万吨,全世界近三分之一肉类产品产自中国,其中猪肉突破5000多万吨,全球49%的猪肉产品产自中国。
在肉类消费市场,目前我国每年人均消费已经突破了63公斤。每年的肉类进口统计数字已经突破了2500万吨,贸易逆差还在逐年增大,去年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了160万吨。到2020年,我国预计可生产9000万吨的肉类产品,市场需求则将达到1亿吨,将有1000万吨的市场空缺需要通过进口产品来解决。按目前全球肉类产品每年约在2300万吨左右来计算,到2020年,全球近半的肉类国际贸易将要和中国企业进行,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陈伟同时表示,我国肉类行业发展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包括:首先,商品化率比较低,目前我国每年出栏7亿多头猪,其中只有3亿多头通过工业化企业屠宰后上市销售。
其次,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若以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为规模以上企业的门槛,日均宰50头生猪的规模即可算作规模企业,肉类行业现有4000多家规模企业,全国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则有2.3万家,所占比重较低,因此,规模化发展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再次,肉品结构不合理,陈伟具体总结为以下五大症状:
第一种症状就是猪肉消费多,牛羊肉少。目前,国人消费中猪肉占大头,占总肉类消费中六成以上,牛羊肉消费比例偏低。
第二种症状为热鲜肉多,冷鲜肉少。晚上屠宰凌晨上市的肉类销售消费方式,这种方式并不科学。通过冷却工艺,通过排酸以后肉类产品才是真正安全健康的肉类产品,发展冷鲜肉也应是行业下一步发展的大方向。
第三种症状是生鲜肉多,肉制品少。截至去年底,我国肉制品产量在肉类生产总量中的比例约为17.8%,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的企业大幅度减少,其中肉制品生产企业减少了40家,下一步行业将要倡导肉类熟制化,肉制品化,向更深的商品化发展。
第四种症状是中西合璧的肉类产品多,纯粹的西式肉类产品少。20多年前行业提出的“中式产品西式工艺”“西式产品中式风味”的产品理念,在推动西式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同时,也造成了多年来消费者购买不到纯粹西式肉类产品的现象。如今,以上观念都已不再符合市场需求,原滋原味的“西式产品西式风味”已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也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西式产品做成纯粹的西式产品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
第五种症状是同质化产品太多,优质的肉类产品少。人们在市场选购产品时,往往有物美价廉的想法,但对于食品来说,优质优价才更符合市场规律。目前正在考虑在肉类产品方面制定分类分级标准,通过小标识帮助消费者辨识肉类产品等级,有助于明明白白消费。
陈伟还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双汇在我国肉类行业起到引领作用,比如近年来双汇在冷鲜肉领域的布局,发挥了行业排头兵的作用,对我国冷鲜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双汇在郑州成立smithfield加工工厂,同样也开创了中国肉类行业“纯西式风味”的先河。希望双汇集团等行业领头企业再接再厉,共同做大做强我国肉类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