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 > 详情
“粮改饲”,让肉牛产业强健有力
发布时间:2015-09-06 16:00:00点击率:583
 

           山东省哪里最早开展“粮改饲”?可能没人能说清楚。但在肉牛养殖中,用全株青贮玉米替代部分粮食饲料,阳信县是最早的。去年以来,当地数万亩小麦、玉米地被改种专用饲料玉米。“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变“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这种农业种植方式的重大变化,正在阳信县兴起。

 

  阳信县洋湖乡有处耕地成方连片、一望无垠。八里泊村在这片耕地的中心,该村共有3600亩耕地,今年有2800亩流转给了当地一个知名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企业——阳信广富畜产品公司,种的是很少见的全株青贮玉米。

  在地里,麦收后种上的玉米长势不错,秸秆比粮食玉米的粗,叶子也更肥大,种的是专用饲料玉米品种,如登海6071、齐丹1号等。流转的土地种的虽是饲料,但流转费用一点都不低,每亩1100元,几乎赶上了粮食丰收年的收成。

  阳信县畜牧局局长马文健说,全株青贮玉米收获期比粮食玉米早半个月,玉米粒刚发硬的时候就收获。与粮食玉米不同的是,全株青贮玉米穗和秸秆要一同打碎,进入青贮池子,经过氨化,整株玉米就成了肉牛既软且香的食物了。

 

  这种做法在奶牛养殖中较为常见,肉牛养殖者鲜有尝试。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畜牧总站副站长翟桂玉解释说,全株青贮玉米比黄贮玉米(粮食玉米成熟后,只收集秸秆部分氨化)更有营养,如果奶牛一周不吃,产奶量立马会掉下来。肉牛养殖就不同了,选择不同饲料,生长效果很难通过肉眼判断,需从毛色、体重、精神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评估。

 

  改变习以为常的饲养体系,并非易事,需要有说服力的数据。马文健说,实验论证这件事应当由政府做。去年11月,阳信县在一处300亩闲地上,种上了山东省农科院的全株青贮玉米“东丹60”。在干旱之年,试验田亩产量达到1.2万斤。

 

  “普通玉米连秸秆算上,一亩地也才六七千斤的产量。”马文健说,种一季玉米纯收入几百元,种青贮玉米能达到3000元,而经过肉牛转化后,产值提高为4000至5000元。

 

  种植试验成功后,去年12月至今年6月,阳信畜牧局又在广富公司的养殖场内进行饲养试验,将130头牛分成4组,对比全株青贮与黄贮的喂养效果。试验结果出来后,他们发现加同等数量的精饲料,青贮玉米喂养的肉牛比黄贮增肥效果更好。换个说法,就是用全株青贮玉米,可以减少精饲料用量。

 

  “简单说,原来是二亩地养一头牛,现在是一亩地一头牛。”马文健发现,不到一年时间,除了企业自发流转土地“粮改饲”外,还出现了其他“粮改饲”的方式。肉牛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由企业提供种子,农民负责种植和管理青贮玉米。一些肉牛合作社社员也主动把自家的土地“粮改饲”。

 

  阳信肉牛原本是“买全国、卖全国”,从全国购进300公斤以上的架子牛育肥,这样省事、效益高。但近年来,牛源紧张,迫使阳信发展犊牛繁育和标准化养殖。现在阳信肉牛存栏量为26万头,在农区全国第一。要养牛,控制饲料尤为重要。

 

  阳信粮食连年丰收,但七八成都被用作饲料。翟桂玉说,由于价格上不占优势,我国每年都要进口约一亿吨饲料粮和饲料原料,这加大了我国粮食直补和存储压力。

 

  山东省畜牧业中猪禽肉占比高达85%,食草型的牛羊肉不足15%。80%粮食玉米、15%小麦和45%农作物秸秆被用作畜禽饲料,这种间接生产方式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和生产效率都显著低于直接生产饲料草。

 

  山东省推进“粮改饲”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显示,今后5年山东计划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连片种植面积达50万亩,带动养殖场(户)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基本满足60%奶牛、30%的肉牛和20%肉羊的饲料需要。

 

  农牧结合,牛粪也很关键。肉牛排尿少,牛粪经过堆积发酵后,可变身有机肥。秸秆过腹还田,反过来又成为饲料玉米的“食物”。阳信肉牛的牛粪多数进了农田。今年,当地又在蔬菜大镇翟王镇,引进了一家有机肥加工厂,今后阳信的牛粪可加工为更高级的叶面肥和固态肥,这些肥料适合用于蔬菜和果树。

 

  马文健说,农牧结合在一起,这个路子走通了,阳信这个畜牧大县就能走向畜牧强县。

分享按钮
友情
链接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食品报网 |食安山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