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威胁人类健康
自上个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在各种常见病、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动物使用抗生素具有治疗、保健、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在养殖业中全方位的推广使用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使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加大,养殖成本的不断降低,使食品动物源产品在近20年间成本下降了几倍。但发展到现在,抗生素却像一把“双刃剑”。因为不合理使用,其不良影响和对人类的危害已经显现。
兽药抗生素残留是影响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记者 近 日 在 陕 西 调 查 发 现 , 出 于 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的需要,养殖户存在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由此形成了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安全隐患,不仅威胁人的健康,也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养殖户使用抗生素“很随意”
泾阳县兴隆镇许庄村是一个奶牛养殖专业村。饲养了14头奶牛的许庄村村民许义峰告诉记者,乳腺炎、发烧是奶牛的常见病,治病离不了抗生素药物,他每年大约购买使用十来盒兽用青霉素。“不过,奶牛打了青霉素以后,要报告奶站老板,3天之内挤的奶由奶站老板另外处理,不进入统一销售的大奶罐。”
陕西省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去年底猪、牛、家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了1100万头、240万头、6000万只。记者近日在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泾阳县、扶风县、兴平市等地走访了解到,一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很随意”。
扶风县绛帐镇罗家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全村800户,最多的时候有一半人从事养鸡。去年元月,村民罗瑞峰养的3000只蛋鸡因病死亡,直接损失3万多元,他说:“要养鸡,防病、治病是最要紧的事。鸡容易得肠道疾病,一得病就会几天不下蛋,所以要经常在饲料里添加红霉素、土霉素预防。”
记者在杨凌、泾阳等地一些兽医兽药店了解到,为畜禽治病的药物,现在有很多中成药,比如用双黄连、蒲公英、黄芪等中药做的制剂,但从治疗效果上来说,还是西药快,抗生素用的也就多,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养殖户用药不规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院院长王晶钰说:“养殖户对兽药、特别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让人担忧,肉、蛋、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规模化养殖场注重控制抗生素残留
记者采访发现,与一些中小养殖户随意用药不同,规模化养殖场为了追求产品优质优价,十分注重视抗生素残留的控制,在技术上、装备上采取了较为完善的措施。
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畜牧开发公司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立的奶牛养殖场,目前存栏4600多头高品质奶牛,日产原奶60吨左右。记者在这家公司看到,作为打造“无抗奶”生产基地的前提,这里奶牛吃的是营养搭配合理的自制饲料,奶牛有“运动场”,还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机械挤奶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奶牛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畜牧开发公司总经理秦海鹏说:“我们公司的奶牛发生疾病之后,一般尽量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奶牛免不了使用抗生素之后,会有几天的休药期,我们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含抗生素的牛奶坚决废弃,确保奶源健康,有时候一天要废弃约100公斤,对于保证原奶健康来说,承担这些损失是值得的。因此,我们公司的牛奶得到了几大家乳品加工企业的欢迎,价格也比市场均价高出一截子。”
据畜牧兽医部门介绍,大型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药物使用,除了自身要求较高之外,管理部门一般也要进行监测记录,在药物使用和使用药物后执行休药期方面做得比较规范。
“有抗产品”威胁养殖业发展
记者采访的一些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主管部门出台了多种兽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规定了动物使用药物后的“休药期”(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动物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对于兽药残留每年都有抽样监测和整治。但因为在具体的畜禽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尚没有严格的监控和限制,难以完全解决肉、蛋、奶抗生素残留问题。
科学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诱导耐药菌的出现,尤其是出于预防和促进生长,在动物中长期使用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可加速耐药细菌的出现。耐药菌在养殖动物中出现并在动物间传播,将使大规模养殖动物成为庞大的耐药基因储藏库。由此会使动物的疾病抵抗力越来越差,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导致治疗患病畜禽时不得不加大用药剂量,由此使抗生素残留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浓,造成恶性循环。
“有抗食品”还严重威胁人的健康。一些抗生素蓄积在食品动物组织中,这些残留的药物可通过畜禽产品直接蓄积于人体或通过环境释放蓄积到其它植物中,并最终以各种途径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的慢性毒性作用和体内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变化。人体经常摄入低剂量的抗生素残留物,会逐渐在体内蓄积而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产生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免疫抑制等。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重视和解决好畜禽饲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畜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益于人的健康,也有利于促进畜牧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
三原因造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使用有效促进规模化养殖和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记者调查发现,治疗疾病、养殖水平较低和饲料添加,是一些养殖户对抗生素产生依赖,甚至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有抗产品上市“防火墙”亟须完善
在日加工约500头猪的陕西兴平一家屠宰场,检疫员任鹏告诉记者,生猪屠宰前后的检疫由动物检疫部门负责,主要检查动物疫病,即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生猪质量的检验由屠宰场自身负责。目前的检查项目不包括抗生素等兽药残留,对于生猪使用抗生素药物后有没有达到休药期难以鉴别。任鹏说:“我们希望兽药残留检测设备能尽快推广使用,从而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
“我不想吃抗生素”
[观点]引导生产“无抗畜禽产品”需要健全制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院院长王晶钰等行业人士认为,减少、限制畜禽产品抗生素的残留,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保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引起重视,通过制度建设、宣传引导,切实提高养殖户控制抗生素残留的意识。
兽药抗生素残留是影响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记者 近 日 在 陕 西 调 查 发 现 , 出 于 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的需要,养殖户存在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由此形成了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安全隐患,不仅威胁人的健康,也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养殖户使用抗生素“很随意”
泾阳县兴隆镇许庄村是一个奶牛养殖专业村。饲养了14头奶牛的许庄村村民许义峰告诉记者,乳腺炎、发烧是奶牛的常见病,治病离不了抗生素药物,他每年大约购买使用十来盒兽用青霉素。“不过,奶牛打了青霉素以后,要报告奶站老板,3天之内挤的奶由奶站老板另外处理,不进入统一销售的大奶罐。”
陕西省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去年底猪、牛、家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了1100万头、240万头、6000万只。记者近日在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泾阳县、扶风县、兴平市等地走访了解到,一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很随意”。
扶风县绛帐镇罗家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全村800户,最多的时候有一半人从事养鸡。去年元月,村民罗瑞峰养的3000只蛋鸡因病死亡,直接损失3万多元,他说:“要养鸡,防病、治病是最要紧的事。鸡容易得肠道疾病,一得病就会几天不下蛋,所以要经常在饲料里添加红霉素、土霉素预防。”
记者在杨凌、泾阳等地一些兽医兽药店了解到,为畜禽治病的药物,现在有很多中成药,比如用双黄连、蒲公英、黄芪等中药做的制剂,但从治疗效果上来说,还是西药快,抗生素用的也就多,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养殖户用药不规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院院长王晶钰说:“养殖户对兽药、特别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让人担忧,肉、蛋、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规模化养殖场注重控制抗生素残留
记者采访发现,与一些中小养殖户随意用药不同,规模化养殖场为了追求产品优质优价,十分注重视抗生素残留的控制,在技术上、装备上采取了较为完善的措施。
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畜牧开发公司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立的奶牛养殖场,目前存栏4600多头高品质奶牛,日产原奶60吨左右。记者在这家公司看到,作为打造“无抗奶”生产基地的前提,这里奶牛吃的是营养搭配合理的自制饲料,奶牛有“运动场”,还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机械挤奶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奶牛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畜牧开发公司总经理秦海鹏说:“我们公司的奶牛发生疾病之后,一般尽量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奶牛免不了使用抗生素之后,会有几天的休药期,我们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含抗生素的牛奶坚决废弃,确保奶源健康,有时候一天要废弃约100公斤,对于保证原奶健康来说,承担这些损失是值得的。因此,我们公司的牛奶得到了几大家乳品加工企业的欢迎,价格也比市场均价高出一截子。”
据畜牧兽医部门介绍,大型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药物使用,除了自身要求较高之外,管理部门一般也要进行监测记录,在药物使用和使用药物后执行休药期方面做得比较规范。
“有抗产品”威胁养殖业发展
记者采访的一些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主管部门出台了多种兽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规定了动物使用药物后的“休药期”(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动物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对于兽药残留每年都有抽样监测和整治。但因为在具体的畜禽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尚没有严格的监控和限制,难以完全解决肉、蛋、奶抗生素残留问题。
科学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诱导耐药菌的出现,尤其是出于预防和促进生长,在动物中长期使用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可加速耐药细菌的出现。耐药菌在养殖动物中出现并在动物间传播,将使大规模养殖动物成为庞大的耐药基因储藏库。由此会使动物的疾病抵抗力越来越差,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导致治疗患病畜禽时不得不加大用药剂量,由此使抗生素残留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浓,造成恶性循环。
“有抗食品”还严重威胁人的健康。一些抗生素蓄积在食品动物组织中,这些残留的药物可通过畜禽产品直接蓄积于人体或通过环境释放蓄积到其它植物中,并最终以各种途径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的慢性毒性作用和体内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变化。人体经常摄入低剂量的抗生素残留物,会逐渐在体内蓄积而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产生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免疫抑制等。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重视和解决好畜禽饲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畜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益于人的健康,也有利于促进畜牧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
三原因造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使用有效促进规模化养殖和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记者调查发现,治疗疾病、养殖水平较低和饲料添加,是一些养殖户对抗生素产生依赖,甚至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有抗产品上市“防火墙”亟须完善
在日加工约500头猪的陕西兴平一家屠宰场,检疫员任鹏告诉记者,生猪屠宰前后的检疫由动物检疫部门负责,主要检查动物疫病,即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生猪质量的检验由屠宰场自身负责。目前的检查项目不包括抗生素等兽药残留,对于生猪使用抗生素药物后有没有达到休药期难以鉴别。任鹏说:“我们希望兽药残留检测设备能尽快推广使用,从而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
“我不想吃抗生素”
[观点]引导生产“无抗畜禽产品”需要健全制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院院长王晶钰等行业人士认为,减少、限制畜禽产品抗生素的残留,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保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引起重视,通过制度建设、宣传引导,切实提高养殖户控制抗生素残留的意识。
上一篇:猪肉价格进入上升轨道
下一篇:全国猪肉价格依然低价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