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肉类食品行业规模企业发展概况
2008年山东省肉类食品行业规模企业发展概况
山东省肉类协会
2008年我省肉类食品企业面临产品出口受阻,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国内、外消费低迷,肉价下降的严峻形势,由于国家及时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决策和扶持企业渡难关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全行业的艰苦努力,保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基本概况
据我省443家肉类加工规模企业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规模企业销售收入1473.13亿元,比2007年增加102.7亿元,增长7.5%;资产总额662.92亿元,比2007年增加92.17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利润49.4亿元,比2007年增加3.4亿元,同比增长7.4%。
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肉类食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3.38%,比上年下降0.89%。其中生猪屠宰行业为3.22%,比上年增加0.75%;禽类屠宰行业2.98%,比上年减少0.95%;牛屠宰行业为10.38%,比上年增加1.1%;羊屠宰加工行业为12%,比上年增加0.69%;兔屠宰加工行业为3.95%,比上年减少1.64%;肉制品加工行业为3.38%比上年减少2.2%。
(一)屠宰加工。2008年全省生猪屠宰加工规模企业98家,比上年减少80家,屠宰生猪3189.2万头,比上年增加696.2万头,增长27.9%;禽类屠宰加工规模企业295家,比上年增加104家,屠宰家禽297471万只,比上年增加80671万只,增长37.2%;牛屠宰加工规模企业18家,屠宰牛41.8万头,比上年增加11.54万头,增长38.1%;羊屠宰加工规模企业10家,屠宰羊227.1万只,比上年增加70.8万只,增长45.3%;兔屠宰加工规模企业10家,屠宰兔8076万只,比上年增加2754万只,增长51.75%。
(二)肉类总产量。2008年肉类食品规模企业的肉类总产量843.74万吨,比上年增加178.4万吨,增长26.8%。其中:猪肉产量267.1万吨,增加80.16万吨,增长42.9%;禽肉产量551.07万吨,增加90.41万吨,增长19.6%;牛肉产量11万吨,增加2.7万吨,增长32.5%;羊肉产量3.4万吨,增加1.2万吨,增长54.54%;兔肉产量为11.1万吨,增加3.8万吨,增长52.1%。
(三)肉制品加工。2008年84家肉制品加工规模企业生产高、低温肉制品总产量213.69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6.59万吨,增长8.4%。
二、2008肉类食品规模企业发展特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三增一减”。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6.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4%,增长原因主要是由于畜禽总屠宰量和产肉量分别增长38.63%、36.62%,屠宰量增大超过了肉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因此使销售收入和利润比上年有所增加;另外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国外食品安全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贸易限制,使出口肉类产品价格下滑,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0.89%。如:家禽屠宰加工企业,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禽类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有的企业出口禽肉产品每吨下降了1000美元,另外国内的禽肉平均价格每吨下降2000元左右。同时,加之国外大量低价禽肉的进口,使我省禽肉加工企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企业平均利润率下降。
(二)企业新建项目投资大幅增加。资料显示:2006年至2008年规模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共投入资金85.5亿元。由于企业投资增加幅度大,使规模企业2008年的固定资产总额比2005年增加了63.7亿元,增长了46.3%。其中山东六和集团新上项目投资22.3亿元,占规模企业投资额的25.9%。另外,投资在5-10亿元的有3个企业;投资1-5亿元的有13个企业;投资1000万元-1亿元的有37个企业;投资100-1000万元的有11个企业。资料显示,企业投资方向重点体现在肉类加工产业链,一是在养殖、饲料、防疫;二是屠宰、分割加工;三是熟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和冷藏及配套设施4大项目,投入资金分别占投资总额的30.1%、20.9%、13.3%和10.9%;于此同时企业在节能降耗、环境治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上也有较大的投入。如百寿坊、山东汇康等一批中型企业搬迁、新建生产加工区,形成肉类食品加工工业园,使固定资产总额比2005年增长3倍以上,有的增长10倍,还有一批企业,投入资金延伸拉长产业链,完善各项配套项目。如山东六和集团投入22.3亿元,在发展养殖、饲料、防疫中占49.1%,用于屠宰分割加工项目上为25.2%;青岛九联集团3年投入5.9亿元,全部用于建设养殖、屠宰分割和技术装备项目。金锣肉制品公司每年新投资都在5亿元以上,用于建设养殖、屠宰分割、冷藏设施。我省肉类食品企业新增项目的建设,加快了企业规模扩大和技术装备的提升;龙大、得利斯等一批国家龙头企业,近年来还在省外投资新建生产加工区,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和谐发展。
(三)肉类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资料显示:2008年生低温肉制品155.79万吨,比2007年增长13%,生产高温火腿肠57.9万吨,比2007年减少2.2%。这“一增一减”的变化,反映了企业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调整高、低温产品的结构;另外,禽类出口生产企业,为突破进口国贸易技术壁垒,普遍加大生产速冻调理熟肉制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适应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禽肉产品附加值,加大了开发生产调理制品的能力。据统计,2008年规模企业生产各类速冻调理肉制品81.21万吨,比上年增加了42.97万吨,增长112.4%。数据说明,我省肉类食品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正向精、深加工的方向发展。
(四)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高的需求,企业意识到只有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和管理,实施品牌、名牌战略,严格产品检验检测,切实保障产品质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008年肉类食品规模企业,获得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比2007年增加8家,15个产品。同时,企业为了提高肉类产品加工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档次,近几年先后从国外引进各类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来提高其技术装备和产品检验技术能力,许多企业注重加强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和认证。据了解到2008年底,通过认证的技术中心有48个,其中:国家级的6个,省级的15个,市级的27个;通过认证的实验室有30个,其中:国家级的13个,省级的17个;从国外引进各类先进设备和仪器3513台(套)。2008年肉类食品企业获得HACCP认证的99家,比上年增加19家;获得ISO9001认证的106家,比上年增加17家;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有35家,比上年增加7家。此外,我省有70多家肉类加工企业获得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注册,产品已销往日本、欧盟、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畜禽屠宰产业向强势企业集中,稳定了以大型企业为支柱的肉类加工行业。资料显示,2008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0家,实现销售收入1264.36亿元,占全省总销售收入的85.8%,比2007年增加349.8亿元,增长38.25%。2008年生猪屠宰10万头以上的企业42家,比上年增加5家,屠宰生猪2916.4万头,占规模生猪屠宰企业总量的91.45%,比上年增长35.84%;年屠宰家禽1000万只以上的企业41家,企业个数与2007年持平,屠宰家禽177900万只,占禽类屠宰总量的59.8%;年生产熟肉制品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5家,生产肉类制品200.39万吨,比2007年增加15.7万吨,增长8.4%。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稳定了行业的主导地位,今后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或向强势大型企业集中、靠拢是行业今后发展的特点和必然趋势。
(六)肉类加工企业在地域上分布集中,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2008年肉类规模企业主要集中在青岛、临沂、潍坊和烟台市,占规模企业总数的30.37%,其次是集中在聊城、德州、济宁、菏泽等市。青岛、潍坊、临沂三市的肉类加工企业在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最具有强势,其次是烟台市。肉类加工企业不仅地域上相对集中,而且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产业集群。如在聊城莘县地区“817”小肉食鸡产业集群,目前有100多家企业从事养殖、屠宰加工;兖州、临朐、沂南等地的樱桃瘦肉型谷鸭产业集群等。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七日